互联网像是当代商业模式中最神奇的催化剂,当所有的行业与互联网产生交集,仿佛就自带了“重构”,甚至是“颠覆”的属性。 而零售业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刷下,变化尤显剧烈。亚马逊、阿里和京东的崛起,与沃尔玛的全球关店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新零售”的概念自2016年被第一次提出以后,结合智能技术、场景体验和线上线下无界整合的新零售和智慧零售等新模式逐渐主流化。 与此同时,也催生了新一轮围绕智慧零售的商业机会。 必须承认,技术驱动是比“互联网”更为神奇的元素,互联网打破了商业竞争的边界,但技术驱动,则让很多新的公司有机会重构甚至重新定义一个行业的运营规则。 所以在“智慧零售”这个维度上,我们也看到竞争空前的激烈,既有以电商为切入点的阿里、京东,也有以传统店面为基础的苏宁,同时有以软件系统为入口的用友和金蝶等公司,更有联想来酷这样技术+客户体验驱动的全新角色。 零售本质不变,效率为基,体验至上 我们知道,零售的本质,就是把人和货连接在一起的场。不管技术与商业模式历经多少次变革,零售的基本要素都离不开“人货场”这三个字,人货场是零售业永恒的概念。 联想智慧零售联想来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周铭表示,“我们考虑的出发点是,在智能化的技术驱动的背景下,尽可能的去提高零售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的确,在零售行业“人货场”基本元素恒定的前提下,互联网电商之所以能挑战线下零售,就是因为在“人货场”这三大零售要素中取得了更高的效率。所以,智慧零售的核心价值,就是利用智能化的技术,进一步的让“人货场”的效率得到最大化,进而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 这是智慧零售的使命,也是如今联想来酷的终极目标。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让技术成熟到足以支撑商业化的进程。 周铭说,“市场上确实已经有很多类似‘无人店’等形式的项目。联想来酷没有选择更快地推向市场,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在耐心地进行场景化测试,在技术上做到充分迭代,让它能够在上市时就可以直接进行商业化的扩展,给用户最好的体验。” 所以,联想来酷在2018年10月在联想总部东区,建设了无人店的测试版,其目的就是在实际的运维环境中,结合无人的场景,并收集现场消费数据,对智能识别技术和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升级和迭代。 联想来酷以此证明了什么叫实践出真知,如周铭所说,“其实,我们的测试版无人店发布之后,就已经接受到超过50个订单,但我们没有选择更快商业化,而是在不断地迭代技术。” 据了解,这家测试版的无人店,目前已经能够处理每天8000到10000人次的真实客流量,这种效率已经远远的冲过普通的零售店面承载的极限。 国内外一些知名电商品牌在体验过之后,也都流露出希望与联想来酷合作的意愿。 “智慧零售商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并不仅是一个计算力的演变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零售力的演变过程。很多厂家在有了技术之后,希望通过一个新的概念占领市场。但联想还是抱着很慎重的态度,在技术、成本、商业化经济效益几个点做到平衡、在用户体验达到更优之后,我们才会推向市场。”周铭说。 智慧零售:源于技术,并超越技术 其实,无论是“智慧零售”还是“新零售”,零售的本质没有变,改变的只是推动零售效率提升的方式,谁掌握了更高效的技术,谁就有资格定义未来的智慧零售。 而这正是联想来酷与很多互联网系企业的不同之处。互联网所到之处,无不充斥着“取代”和“颠覆”。但联想来酷的定位,并不是取代任何现有的零售业态,更多像是一种通过效率对不同零售业态的“赋能”。 如联想智慧零售来酷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周明钧所说,“我们对零售效率提升,既可以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是通过某一个模块对零售业进行赋能。如果店面需要人脸识别的技术,我们可以提供人脸识别的模块;如果他们在结算需要更好的技术,我们可以提供结算的技术模块等等。再进一步,如果店面需要数据运营和会员运营的经验,我们也可以提供简易版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这才是联想来酷最准确的定位:零售行业效率提升的赋能者。 当然,正是因为背靠联想作为科技公司的研发底蕴,让联想来酷有资格以技术驱动为出发点,以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客户体验为基础,结合智能技术的迭代和演进,做到零售效率的极大提升。 以联想来酷无人店为例,我们来看看“人货场”的关系与效率是如何得到重构的。 首先,从人的维度上,体验的提升是巨大的。无人结算技术的运用,使得结算的时间大大缩短,可实现0.2秒无感结算,顾客的体验得到提高;其次,人脸识别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店员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可以做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率的工作;第三,将有人店与无人店做了整合,顾客的购物时间可以延长到24小时,可以随机切换;最后,无人店的运营本身基于数据,所以它天然带有数据属性,顾客进店的一瞬间,数据就自动产生在系统里,更易于管理和决策。 可以说,在“人”这个维度上,联想来酷做到了最大的程度上的效率提升,不仅包括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包括商家的运营体验,消费者能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流畅快速完成身份匹配、商品识别及结算工作,而店员则从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做更有意义的事。 做个简单的对比,仅从人力成本看,新建一家传统零售店(如好邻居)需要雇7名店员,而联想无人店只需雇2名店员,人员成本直接降低71%。这还不算无人店可以增加商品展陈空间、提升商品流通率、延长营业时间等间接的经济价值。 不难发现,联想来酷无人店演绎了这样一种新的“人货场”逻辑:传统零售的“人货场”是以“货”为中心,所以仓储物流和资金流是关键,但联想来酷无人店让“人”成为了中心,以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流成为了关键。在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的同时,实现了效率的最大化。 这四大标准,看联想智慧零售能达到的高度 毫无疑问,“智慧零售”是各个巨头们瞄准的目标,如此拥挤的战局当中,联想来酷究竟有什么样的机会脱颖而出? 我认为,第一个衡量标准要看,商业模式是不是以提升效率作为核心策略。 固然很多智慧零售在场景上颇为接近,在技术的采用上也大同小异,但细节处的差异则能体现不同的结果。例如人脸识别,同样都是深度学习的算法,但识别率和识别效率就千差万别。在我个人体验的至少三个品牌的无人店系统中,因为人脸识别的速度问题导致的低效情况并不鲜见。 周铭告诉我,“联想来酷并没有采用很重的设备去运算,而是采用了相对简约的算法,做到了入门99%以上的识别率,以及0.2秒的无感结算时间,这是基于用户最佳的购物体验而设计的”。 技术的本质是服务于效率,这是联想来酷对技术方向的选择之道,据周铭透露,全新的第二代立体图形识别技术已将很快推向市场,源于技术又超越技术的局限,这是联想来酷对智慧零售的理解和贡献。 第二个标准,零售效率提升的目的是推动零售行业的升级转型,所以新技术与店面的运营之间,必须找到一个成本的平衡点,去支撑更多零售业态的需求,加快升级的步伐。 联想来酷的思考就是:基于计算力和设计的专利之外,让成本尽可能地降低。如周铭所说,“联想是一个基于IT行业做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的解决方案一定要在市场上得到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就一定要尽量降低它的成本,这是我们从试验版过渡到今天才推向市场的原因。我们觉得,将成本做到同类产品的一半,才可能让用户接受。”显然,只有解决了技术与成本的平衡,智慧零售的效率和运营才有了更好的结合点,进而让智慧零售达到普惠。 第三个标准,智慧零售不仅仅是线上和线下的打通,也是技术与店面运营的打通。 其实很多提供无人店解决方案的企业,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是解决了技术的问题,但因为对店面运营经验的缺失,在实际落地层面困难重重,最终不得不让项目搁浅。 联想智慧零售来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销售总经理张继兵的观点非常值得注意,他认为无人店应该拆解为“无人”和“店”两个维度去思考。“无人是指技术层面的研发和应用,而店是店面的管理和运营经验。”而这正是联想本身的优势。因为联想多年作为全球PC的霸主,在全国拥有上万家各类实体店面的运营经验,在新的技术应用、IT系统、会员运营,包括线上线下的整体营销上,可以做到创新技术与运营实践相结合。换言之,联想来酷既不缺技术,也不缺场景。所以,对联想来酷来说,智慧零售的这条路上,并没有短板。 第四个标准,智慧零售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可以复制的模板,所以很考验一个公司对其长期投入的热情和信念。 首先从联想集团整体的战略来看,去年的Tech World大会明确了智能IOT的总体策略,而联想来酷作为在智慧零售行业落地的先锋,是非常符合整个联想集团投入和发展的方向的。 其次,从行业走势来看,周铭认为智慧零售处在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还在培育期,相信智慧零售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高潮,这是联想来酷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动力之源。 其三,从实际落地的角度看,联想来酷也并不会好高骛远。先更多地把场景明确起来,比如无人店是园区类场景,目标是企业机关和开发区;而无人柜场景希望是房租较高、客流量大的地方,比如机场、车站、校园。而在垂直领域,联想来酷将首个目标定位于书店。 我们从这四大标准,可以发现联想来酷对智慧零售的优势所在,有信念有决心,有领先的技术,也有背后联想集团的资源优势,最终通过联想来酷这个平台进行统一的释放,最终成为智慧零售产业“赋能者”的新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