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ThinkPad X1 Carbon 系列自诞生以来就是 ThinkPad 品牌最顶级的存在,它在设计、材料、配置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笔记本行业的最巅峰水平。X1 Carbon 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带来一些新鲜的元素,比如第二代产品上的触控 Fx 功能键区域基本上是今天 MBP 键盘上方的 OLED 触控屏幕的雏形。或许 ThinkPad 品牌给我们更多的是保守的印象,但是你必须得承认,在高端笔记本领域,X1 Carbon 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款产品。对于ThinkPad我一直都只是闻其名而不曾用其产品,今天我们就来一睹X1 Carbon 2018的风采吧!
先来看看这台笔记本的配置明细: cpu处理器:i7 8550U 运行内存:16GB LPDDR4 2133MHz 图形处理器: intel(R)UHD Graphics620 屏幕尺寸:14英寸(IPS LED背光屏) 屏幕分辨率:2560*1440 机身尺寸: 323.5mm*217.1mm*15.95mm 整机重量:1.13KG 电池容量:57Wh 扩展接口:2 × USB C( 3.0 协议,兼容 Thunderbolt 3,均可作为充电口)、mini 以太网转接口、2 × USB A(3.0 协议)SIM / Micro-SD 二合一插槽、3.5mm 标准音频接口 输入设备:带背光键盘(防泼溅)、触控板、TrackPoint(小红点)、指纹识别 X1 Carbon吸取了X系列的轻薄便携并提升了电池容量,T系列的14寸屏幕,整机拿在手上既不会有T系列的厚重感,屏幕观感也可以从根本上远远甩开X系列(毕竟在整合硬件的同时也整合了价格嘛);
随着AMD Ryzen平台的强势登场,intel被迫不得不仓促应战(其实我还是个i粉),也就是Coffee Lake平台; 先来介绍一下CPU:intel i7 8550u,其单核默频1.8GHz,睿频后可达4GHz,8M的三级缓存,核心数量相比上一台直接翻翻,来到了4核心8线程,但毕竟也就是intel,在提升核心数量和三级缓存后功耗还能依旧于上代产品保持一直,依旧为15W;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介绍的一点就是“ThinkPad“信仰图标的变化,相比于之前ThinkPad笔记本,几乎都是采用了黑色外壳+银色红点Logo的外观设计。
但18款似乎是设计师有意让他“黑”的更彻底了一些,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采用了黑标+红灯的布局,个人感觉黑标比起银标更是增添了几分沉稳老练的气息毕竟是同一个系列,两块机器在设计语言上基本保持一直,外设接口也只是改变了排列位置,接口数量及接口类型并没有发生改变。
两款笔记本的外观设计我们大致就介绍这么多了,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两款笔记本内部的结构,首先是17款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可以看到整机内部布局结构,结构布局相当规整,身为处女座的我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以看到主散热系统采用涡轮风扇+双热管的设计,接下来我们将各零件拆下来看一下~
卸下硬盘后我们可以看到有覆盖整块硬盘PCB板的散热硅脂,不得不说比起部分品牌在这个定位的笔记本还是非常的良心了。
电池信息如上,额定容量为 4710mAh,我们暂时先不予评论,容稍后拆开 201 8款再议。
上图中可清晰辨别 CPU 和 GPU 的位置(左GPU,右CPU),封装类型则采用的是 BGA 方式,即集成在主板上不支持自行更换;内存则是采用的是海力士颗粒,因为主机采用的是双通道设计,那么这一块颗粒也就代表着 1GB 的内存容量,毕竟我们今天的主角是 18 款的 X1,对于去年的机器在这就不做过多介绍了,稍后我们拆开 18 款 X1 再一看究竟吧。 打开主机D壳可以清晰的看到……哎?我拆的是17还是18来着?怎么看起来一毛一样?
内部结构两者并无明显不同,主要差别则位于主机外接接口走线布局位置; 尽管CPU已经是由i5升级到了i7,物理核心也翻了一翻,但是散热部分依旧采用的涡轮风扇+双热管的设计,虽然两款处理器功耗相同,但是在实际使用上肯定是搭载8代i7的2018款X1发热量要更高一些,关于温度方面问题待我们稍后用软件测试一下便可知晓答案。
由图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到:硬盘背面PCB板上依旧覆盖整张散热硅脂,电池额定容量也也就为4710mAh。
熟悉的布局,熟悉的摆放位置,由于18款主机采用的是16GB内存,单颗颗粒容量则应为2GB。
嗯……果然是3芯锂电池,非常明显,估计17款也是相同的设计。
图中指纹识别模块背面还被精心的贴上了橡胶垫片,估计为了防止使用指纹解锁时手指上的静电击穿PCB板,不得不说到底是一线厂商,在细节方面考虑的还是相当仔细的。 由于两款机器内部结构同质化程度相当高,在这里不打算在做过多介绍;还记得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不少朋友对ThinkPad外观表示不满,称被联想收购后外观设计就从来没变过,其实经过本次拆解,我倒觉得并不是ThinkPad总是一成不变,而是内部设计已经是足够优秀,很难再做提升,同样内部结构从未发生改变的MacBook却很少听到有人说外观不变,设计老气的,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做讨论,还是让各家后续推出的产品来说话吧! 硬件部分我们就介绍到这儿,下面让我们把两台机器装起来,开机进入系统再做一下对比。 两款办公本,且配差距较大,如果用Cinebench或者3Dmark跑分来测试其意义程度并不大,所以我们就本次就使用了大家众所周知的鲁大师来测试,首先附上跑分图:
上图为X1 Carbon 2017款跑分,配置如下—— CPU:i5 7200U 内存:8G DDR3L 1866MHz 硬盘:256G PCIe协议的intel PEKKF25 显卡:Intel® HD Graphics 620
上图这款就是今天的主角了2018款X1 Carbon,配置如下—— CPU:i7 8550U 内存:16G DDR4L 2133MHz 硬盘:512G PCIe协议的三星PM961 显卡:Intel® UHD Graphics 620 跑分结果实在令我感到非常以外,18款在CPU和内存方面有先天优势,UHD620本身也就是HD620的马甲,我认为跑分高也完全是占了双通道高频内存的优势,但是硬盘方面实在令人乍舌,在相同的系统版本下,两台主机安装相同的软件,没想到硬盘跑分能差这么多,虽说大容量的SSD跑分会有些加成,但是这个加成也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多了…… 关于跑分的话题我们暂且先不去讨论,后续如果有朋友感兴趣的话也可以用专业跑分软件来实测一下。刚刚提到了两款机器均使用涡轮风扇+双纯铜热管的散热解决方案,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这两台机器在运行鲁大师压力测试10分钟后的温度吧。
上图为2017款X1 Carbon
上图为2018款X1 Carbon 本以为18款会因为CPU物理核心的增加而增加温度,但实际测试效果则不然,两台主机BIOS中电源选项,控制面板中的电源管理处设置均为相同,17款温度表现一直非常稳定。 但18款似乎有些调皮,核心温度到达80℃后就会自动降温,待温度稳定在60℃左右时会突然火力全开,待温度升高后会再次自动降温,毫无疑问,这应该是触发了过热保护机制,而17款在测试中并没有发现此类变化。 此外在本次测试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新款X1 Carbon竟然支持了单手开合,而官方和其他媒体目前还没有对这个功能进行宣传,要知道这个功能只有在苹果的笔记本上我们才能体验到的,话不多说,喜欢的朋友抓紧在本帖下房进行留言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