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推荐|小新Pro 16 轻体验之性能篇
每当听到 Pro 这个名字的时候,总会想到这肯定是个定位专业的产品。毕竟像什么 MacBook Pro、Surface Pro 之类带 Pro 后缀的产品或多或少会和专业挂钩。这次要来说的小新Pro 16 单从名字上来看也是如此,单从实际体验上来看,这次的小新Pro 16 与前代「小钢炮」小新Pro 14 之间除名字以外可谓是毫无关联。下面就来聊聊小新Pro 16 的上手体验,个人认为跑分之类对于实际体验影响并不大,因此直接说实际使用体验。
根据此前的发布会,小新Pro 16 目前有锐龙核显版、锐龙/酷睿独显版可选。单从纸面数据来看,三个版本都搭载了标压处理器,不过酷睿的 11300H 处理器只能看作是 1135G7 高频版(倒不如说是高性能的低压处理器)。
相比之下,锐龙版搭载的 R7-5800H 处理器明显更有诚意。毕竟全新的处理器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不是一点点,同时 49W+ 的性能释放表现也是很强的(实际体验中其实感受不到),对于那些在意性能表现的小伙伴来说更为友好。
显卡方面,我手上的这台搭载的是 GTX 1650 独立显卡。这个显卡的性能表现谈不上优秀,但是相较于 MX450 之类独显性能还强不少的,当然我也比较好奇英伟达到底有多少 GTX 1650 的库存芯片没有处理。
对于希望追求游戏性能和便携性平衡的小伙伴而言,个人并不是很推荐搭载 GTX1650 独立显卡的这个版本,毕竟后期还有搭载 RTX3050 的版本可供选择。相比之下,它的核显部分相比不用做过多的介绍,毕竟 AMD 的核显除了 APU 系列之外表现大多比不上英特尔的 Iris Xe 系列核显。
比较有意思的是,小新Pro 16 虽然没有提供「独显直连」的支持,但是我在 BIOS 设置中找到了屏蔽独显的功能。不知道该功能是否会被取消,但是这个反向操作的功能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发热确实严重,散热一般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