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3 个区 13 个农村小学教学点 “装备” 升级啦
在乡村偏远地区,学校数量少、位置分散,成为那里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一大难点。为此,专设在 “老、少、山、边” 地区的乡村小学教学点应运而生。新学期,不少江苏的乡村小学教学点的孩子们发现,他们的教室装备升级了。http://oss.cloud.jstv.com/cdv-yuntonglian_QMTNRK_YUNSHI_P00080033_F90003D7D2504621A1E7625A783B138A.jpg?x-oss-process=style/paipai 荔枝新闻记者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小学中保教学点看到,孩子们正在一间多功能教室里上课,除了有护眼灯、全新的桌椅,每个孩子还人手配备了一个平板电脑,可以和老师进行在线的教学互动。作为区里的中心小学设置在边远乡村的 “神经末梢”,南京市高淳区古柏小学中保教学点一共只有 38 个孩子。过去,别说专门的音乐美术课教室了,学校就连像样的钢琴都找不到;艺术和科学课,也多是由教学点仅有的四个平均年龄 50 岁的老师兼任。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副校长沈明军介绍,过去孩子们上音乐美术课,就是在语文和数学课的教室里,没有专用的教室;村小办学点的老师年龄也偏大,在音乐、美术这些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些老师只能按照平常的经验给孩子们上音乐、美术和科学课。
http://oss.cloud.jstv.com/cdv-yuntonglian_QMTNRK_YUNSHI_P00080033_679201D81C9B4672A21BB3D99D2448F7.jpg?x-oss-process=style/paipai 那么,怎样让乡村孩子也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呢?这也成为教育部门思考的问题。新学期,江苏省启动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的进一步标准化建设” 工作。南京市教育局响应号召,在 3 个区的 13 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完成建设多功能学科专用室。考虑到多数乡村教学点规模小、人数少,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在一间多功能学科专用室里,设置了能同时满足科学、美术、音乐学科需求的装备:音乐课上,老师和同学们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讲台上的液晶电视和无线投屏器,可以虚拟演奏、创作录制;在美术课上用蓝牙笔绘画,天马行空;在科学课上,通过学习软件,还能进行智能探究。正在画画的二年级学生魏雯婷告诉记者,她刚刚用软件画了一只螃蟹,这样上美术课比以前更有意思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