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汇 发表于 2019-6-29 09:56:21

“我很好”的背后是“救救我”

本帖最后由 故事汇 于 2019-6-29 10:13 编辑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
……



不久前我看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印象很深:

我读大学的时候得了抑郁症,持续了快两年的时间,我一直没看医生没吃药,没跟任何人说起自己的情况。
有一天,我在宿舍阳台跟我妈打电话,宿舍在六楼,我死死地盯着十几米下的地面,突然跟我妈说:“我想跳下去。”
她明显震了一下,然后说:“不如你等我一下,明天再和你说吧。”


没想到第二天,我妈就出现在我宿舍门口。
她提了一个很大的行李箱,一打开,里面全是我爱吃的东西。
她一边把食物一件件的掏出来,一边说:“昨晚梦到你说你想吃,我就给你带过来了。”
我当时愣在原地,哭得特别惨。


心情抑郁的人只能做抑郁的梦,要是更加抑郁,连梦都不做的。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什么是抑郁

关于抑郁症,官方定义是: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我想通俗的解释一下,分享一段话:

桌上有一杯水
我好渴
但却伸不出手
别人以为我懒
我有意志,也有力气
但我病了
这是种意志控制不了力气的病
因此我整个生命失去了活力


抑郁症并不是肢体的崩坏,而是生气的丧失。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好坏参半,抑郁症患者往往沉浸在坏的那一面里,对好的一切视若无睹,进而导致越陷越深的恶性循环,最终难以自拔。

总之,抑郁情绪人人都有,抑郁症却会成为重病。
而抑郁症群体中,大学生群体是不容忽视的一类。


大学生抑郁症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无数的人类,既然有人开心,就会有人悲伤;有人健康,就会有人病痛缠身。
那么有人想得开,就会有人想不开,这些都太正常了。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曾指出,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过抑郁症状。
学业、人际、恋爱、家庭以及就业压力或成为大学生抑郁症的诱发因素。
显然,综合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方面,大学生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抑郁症便成为他们的心理隐形杀手。

那么它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呢?

①情绪持续性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感。
②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③睡眠出现问题,失眠或是嗜睡。
④行为发生改变(如烦躁或行动缓慢等)。
⑤疲劳,没有精神。
⑥自我评价低,消极思维。
⑦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
⑧有死亡的念头。
⑨持续两周以上。


如果你在校园里,看到有人在某个地方或某个角落无声的落泪,请不要对他进行放肆的窥探或投去好奇怜悯的目光。
很有可能他的忍耐已经到达了极限,等不及回寝室关上门再崩溃大哭了。

大众眼中的抑郁
世界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
针不扎在自己身上,怎么会体验到痛。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太多了。



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偶尔倾诉情绪的同学,是不是正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你也不会想到,那个每天逗你开心的活宝室友,却在深夜里无声流泪。


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对它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抑郁症绝不是大家认为的“心情不好”而已,而是一种病症,是需要药物去抑制的,与患者的意志力无关,甚至与其性格关系也不太大。



我不能忍受许多人在不了解抑郁症的情况下,而去对患者本身指指点点,用自己的臆想揣度出一些自以为是的结论。
微笑型抑郁
“她那么活泼开朗,微笑待人,怎么可能患有抑郁症呢?”
有时候,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并不是看起来就很悲观、萎靡不振,他们只是以“乐观”的这层面具来掩盖着自己。



“微笑型抑郁症”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现却若无其事,面带“微笑”。

他们完全体验着抑郁的症状(无助无望无能为力),但在外在表现出与内心写照完全相反的部分,这使周围人很难捕捉到他们的心理状态、情绪体验等等。


可怕的是,微笑抑郁的危险性高于其他抑郁,

但凡微笑抑郁症患者出现危机,周围人都是无法察觉到的,如此大的隐蔽性,导致周围的人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往往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面对微笑抑郁,我们的情绪感受器就像是失灵了一样,原因在于他未曾呈现出另外一面。

他们内心饱受抑郁摧残,却还在他人面前强颜欢笑。
她的笑,是沉重的武装,更是瞄准自己的武器。


有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
“我这个人满身阴暗,还总想着给别人一点阳光。”

但其实,在爱你的人眼里,哭着的你和笑着的你一样可爱。

所以,当你不想笑时,请不要勉强自己。



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能够帮助他们许多。

怎样安抚抑郁症患者,请明白一点:
安抚≠说安慰的话,
可能你说的那些鼓励话语反而会伤害到他。


我建议还是抱着平常心对待他们,尽量做到理解对方的感受,给予对方情感上的回应和支持,表达自己对于对方态度的一些理解。

当对方逐渐相信你是站在他的一方并能够理解他的感受的时候,便可以告诉对方我们可以共同跨过这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表达理解来给予对方信心。


我希望你主要是陪伴和倾听,
学会做一个不作评判的倾听者,
引导他尽情发泄情绪,
化解他的自我攻击,
承认并接纳对方的负面情绪,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带他看医生,鼓励他就诊,遵医嘱吃药,求助心理咨询,积极配合治疗。

对抑郁症和患者的绝对尊重,是你能给他们的,最好的关爱。

生命中的每一个路口绝不是尽头,
请善待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最后,让我留在你身边吧,
想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原文:新闻官 10.0山东工艺美院idea精英汇

汇说汇道 发表于 2019-7-1 11:17:46

现在年轻人的累是心累

群英汇萃 发表于 2019-7-2 07:59:13

现在不少身体的累,是对未来的累

故事汇 发表于 2019-7-2 08:30:17

国内心理学太少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很好”的背后是“救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