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工眼里SD-WAN 技术架构的发展和演进
前一阶段在公司老板的指导下,团队合力写了一部SD-WAN技术趋势报告,由于报告素材和内容基本上都来源于客观的分析和我们在实际SD-WAN项目的实践经验,市场反馈还不错。本来早就想把一些细节和大家分享,但由于总是忙于SDN市场活动、项目交流和客户部署,一拖再拖,终于在闲暇之余,把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2018,客观讲SD-WAN技术在中国市场才开始真正起步,曾有人深情而浪漫地把它描述为“当SDN遇见WAN”。 坦率地说,从网络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讲,以前也不是缺乏SDN这样的想象力和尝试,早期的ATM技术 (MPOA/LANE)就是一个典型尝试,但是有两个致命的问题导致ATM/MPOA昙花一现。其中的两个技术原因:一方面是ATM信元技术过于复杂导致成本过高 ,另一方面是转发层面过分依赖控制层面导致性能的屏障和可靠性下降。当然我认为另一个原因更关键,是业务应用驱动力不足,当时没有类似今天”云计算和互联网应用”之轰轰烈烈的颠覆性业务,导致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和其可能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比例。SD-WAN将SDN的概念和架构引入WAN是个既浪漫又务实的话题,如同云计算一样,SDN通过新型的管理和网络计算模式将分布而有限的物理网络抽象为统一而无限的逻辑网络资源以便更加灵活地使用和调度。今天SD-WAN的旅程已经开始,SD-WAN作为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前景不可估量,企业的上云和多云互联发展必将使SD-WAN进入一个新高潮,进而颠覆现有的企业网络组网设计理念。未来的SDN以及SD-WAN如何和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结合-提供精准的智能调度能力以及流量与业务智能关联分析也值得关注,同时未来的一段时间SD-WAN将与运营商的MPLS融合共存,并为企业网络服务市场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未来的SDN的开放性、通用标准和互操作(不被厂商锁定)也将是大势所趋,不忘初心,让我们拭目以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