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s反智鸡汤
本帖最后由 群英汇萃 于 2018-11-11 20:30 编辑“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异性只为传宗接代,只有同性才是真爱。”“你已经二十多岁了,应该学会吃喝嫖赌,而不是吃爱情的苦。”
网络上时常可见此类画风独树一帜的神句,每每发表,大都会受到时代愤青的追捧传颂。人们多是喜欢它们韵律的押韵和语气的诙谐,而愈来愈受到欢迎的“造句人”也在不断地开发脑补着更新奇的idea
那些年听过的“奇葩”故事老师给了三个学生每人一些钱,让他们买一样东西充满整个教室。第一个学生买了一堆稻草,但是没有成功。第二个学生买了一包面粉,扬满了教室。第三个学生买了一捆蜡烛。强烈的爆炸和冲击波果然填满了整个教室
你在睡懒觉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工作你在打游戏的时候,别人在加班你在出去旅游的时候,别人在绞尽脑汁做策划这就是为什么别人二十多岁就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而你皮肤好气色好精神好的原因
一个年轻人走在沙滩上,想要跳海,碰到一个僧人。僧人问 “你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年轻人说 “一直没有人欣赏我的才华。”僧人把一粒沙子丢在沙滩上,“你能找到它吗?”“不能。”年轻人如是回答僧人又把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年轻人恍然大悟,捡起珍珠就跑
看完后总能升起一股由衷的快意,感慨自然而然显现在脑中的鸡汤式结局,却又对编辑的KY思维佩服得五体投地。
科普小Tips!
一些关于“反智主义” anti-intellectualism反智主义,由美国历史学家 Richard Hofstadter 于196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一书提出。它不是一种学说,也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一种态度,狭义上是对智性,知识的怀疑和反对,广义包含悖逆真理,极端主义等现象。
NO.1 轻鄙知识下的读书无用论“买菜需要微积分?数学滚出高考!”“我又不出国,学什么英语?”“社会上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NO.2 未知恐惧下的盲目崇拜“中美大战一触即发,是中国人再也不买美国货!”“1勺猪油10副药!这些疾病不用再四处求药!”
NO.3 “不可信其无”的网络迷信“这个有毒!之前没转发,考试就挂了!”“我劝你们转,刚一转发我妈就打了500块过来‘
NO.4 偏见代替思考的语言暴力“金牛座肯定很抠门”“看她天天出去玩,肯定就是个***”
NO.5 逻辑不通的鸡汤“女人工作的好有什么用?都不如嫁得好”“我死都不怕,还怕活下去吗?”
当然,反智文一般不会这么明显,但套路基本都离不开这个圈
鸡汤最大的流氓之处在于,他们总是站在成功的一方,煞有其事的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表示只要跟随这个步骤,你也一定会成功。正是有了这样的角度,才频频冒出所谓的“反智”。
对于满碗满罐的油腻鸡汤也总会有聪明人闲不住于是,便很快滋生出了新群体——毒鸡汤
纯鸡汤的油腻慢慢淡去,毒鸡汤又兴起了新一波潮流。然而,喝多了这“百药不解”的毒水,又莫名给人蒙上了“人间不值得”的丧气。
言而总之,无论是哪种鸡汤,最初的愿望都是在关键时候,能给落魄失意的人打上一剂鸡血,警示他们别向生活跪倒。不管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亦或是“越努力越幸运”,终有一天你会明白
哪怕生活再**,再无情,我们也绝不能向它屈服。
There's no much luck,there's only work
心灵鸡汤,干
页:
[1]